6/29/2008

在三峽鳶山追日


今天〈6/20〉是夏至日,事先不知夏至節氣將至,早在前一個禮拜,約好眾家兄弟姊妹去爬三峽鳶山,然事已既定,雖然一早感覺天空甚亮,乾熱,無風,也沒有其他考量,就毅然搭捷運去永寧站集合了。

在永寧站內等其他山友到齊之際,有一小孩前來搭訕『你們要去哪裏?』『爬山』,『這裏有山嗎?』,應答得很生硬,原來是賣口香糖小販的生意技巧,藉由話題搭訕來消除陌生的尷尬,也難為他了,一個看起來10歲左右的孩子,有著成年人的早熟,這也是屬於他人生必須的歷練,祝福他。 約9點5分英俊兄匆匆趕來,原來是他把「健保卡」誤當「悠遊卡」用,臨時又找不到零錢之故,以致錯過了一班車,但這也成了今天路上的一個笑點。出得永寧站轉搭916公車,上北二高經台北大學,發現北大附近空間盡是新蓋的現代大樓,一棟比一棟來得漂亮,設計感都很好,儼然已成為新三峽地標,與舊三峽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我們在三峽國小下車,當踏出公車的霎那,一股悶熱的暑氣迎蓋過來,我想 今天會是一個耐力的挑戰日子,就逕往鳶山口而去了。

鳶山登山口位在老街,循一岔路上坡經過網球場,走車道,一路頂著炙陽,少有樹蔭,頗不舒服,還好說笑之間解除了些微的沉悶,約行30分鐘抵謁仙亭休息,如乾旱之見雲霓,於此可望鹿窟尖與五寮尖,謁仙亭位山凹處,有清風自山口來,頓時紓解了一行的暑氣,休息20分鐘後繼續上行,至攬勝亭,展望三峽與北二高,視野甚佳;續行3分鐘,遇路岔〈鳶山景觀咖啡岔,左線而下至長春園,鳶尾山〉,取右線直走至光復紀念鐘〈海拔高度270公尺〉,時近中午,有亭與大片榕蔭得以休息午餐。午餐過後,獨自穿過亭後林間小徑, 經過鳶山勝蹟碑,上行小坡有巨大電視轉播塔〈海拔290公尺〉,站在寬廣的塔底,放縱視野,鳶山,大棟山,福德坑山,五十分山,盡 收眼底,真是心曠神怡。返回紀念鐘休息亭,小販旁,遇三位年輕人自中壢騎自行車至此休息,我亦有騎車旅遊之意,遂與其閒話一番。

回程走到前景觀咖啡岔,右轉而下至長春園,花園秀麗,稍微休息 ,轉從園區旁小徑穿過鳶山稜線再出鳶尾山〈此段路線行走於山中,陰涼舒適,使用時間約25分〉;下得鳶尾山,走在烤透了的街上,實在不好受,趕到老街去觀光一下,大家還在計議當中,淑英姐〈明鏡兄太太〉就買來了一大袋冰棒讓大夥解渴,真是感激!

真沒想到會選在這一年最熱的一天---夏至日來爬山,但擇期不如撞日,也還蠻有紀念性的日子。日後總會憶起今天這個獨特的日子,我們爬過鳶山〈291公尺〉,它雖然不高,但也列名小百岳之一。

*夏至---國曆6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受光最多,晝長夜短,夏至日是太陽直射在北緯23.5度;「北回歸線」,太陽直射最北至此,過此,日又逐漸南移。北回歸線正好經過嘉義水上鄉與花蓮瑞穗鄉,這兩地方都建有一座北回歸線經過的標誌。

登鳶山路線圖:*鳶山---海拔291公尺,位於台北縣三峽老街的西南方,山頭因形似一隻飛翔的鳶而得名。相傳鄭成功的軍隊曾駐紮於此,卻遭到兩隻怪鳥的侵襲,甚至不斷製造煙霧使他們迷失方向,鄭成功只好下令軍隊以大砲攻擊它們,最後這兩隻怪鳥一隻被打落在鶯歌鎮上,化身成了鶯歌石;另一隻則掉在三峽鎮的山頭上,成了鳶山,與隔岸的鶯歌石兩兩相望,鳶山雄峙於大漢溪沖積平原之南,視野奇佳。

鳶山頂上,矗立了一個建於民國74年的光復銅鐘。此銅鐘由當時三峽的鎮長張秀豐所建,主要是為了紀念台灣光復40週年,也象徵人類追求和平的崇高理想,頗具時代意義,銅鐘是台灣目前最大的銅製大鐘,聲音渾圓低沈雄厚,耐人尋味,山頂迂迴盤旋的山徑種滿了油桐樹,是健行尋幽的好地方。

※今天氣溫約34度,不宜作長距離登山活動,難為各位大哥大姐了。

6/23/2008

以古蹟為祭品的古都


因工作的原因,搬離台南也已18寒暑,但每年春節返鄉過節,都會攜家帶眷的到處走走看看吃吃,一來紓解筋骨,二來想以觀光的心情來看看這個我出生的城市是否誠如大家說的仍然是個「古都」?
先來談談,我以一般百姓心中的所謂「古都」的界定是什麼?
我以自己的觀念說「它是一個有著歷史的長時間所創造而來的建築物、生活空間、文字書表或其他物件,並因長時間生活與環境的互動而孕育出一個獨特性的生活習慣與環境風格,並將其精神由內而外顯現出來成為現代生活環境」。如果單以民國建國97年的歷程來說,台南就歷經了從滿清經日據至民國的文化差異與人文特質,更遑論有清之前的不同朝代風格的豐富文化了,這些的種種都在在的使得台南人驕傲的說「台南是古都,我是台南人」,但如今我想修正為「我是台南人,台南不是古都」。
或許有多數人會抗辯說「台南的小吃有它的獨特口味、台南的許多民俗反映了先民的風俗、台南有眾多的文物古蹟都呈現出她的先民歷史」,這又如何?如果有這些風俗文物習慣就可以稱為古都,那台灣的其他地方也可以有相同的古都稱呼了;我實在不願意將一個曾經有古早人或是歷史的人群居住過的地方拿來自傲與自滿而自稱「我住在古都」,這是何等好笑荒唐的事。想看看,我台南古蹟之多,但是面貌如今安在?古都市的人格文明之風範何在?我台南的城市空間可有古都市的結構特質嗎?我不是個專家,但是我關心這個城市的定與發展,每年春節回鄉,都有近
鄉情怯的感覺,想看看她「在古都意涵下所建構的文化是否在進步?」,想感覺到「她的住民已經有了溫文儒雅的風華」,但是,我所看到的仍只是一群現代人居住在一個被稱為古都的地方而已;無論是開車下高速公路進入台南,還是搭機進入台南也好,並沒有強烈而主的「古都印象」,這是何等的失望啊!看看那古蹟被翻修成為當代商品並成為「古都」的祭品,一波波的文物參觀人流就像朝貢的善男信女,那一幢幢沒有風格的建築,這是何等的諷刺啊!

‧三級古蹟「德記洋行」的歷史意義為何?只是個提供觀光的地方嗎?,如果是如此的話,那總統府在100年後的意義,也只是個地標而已。

在「台彎街」的勒碑前可以賣炸蚵仔;台灣第一街,已經淪為夜市,這曾經是台灣進入商業秩序的第一條街道的意義已被模糊掉。

‧安平古堡與周邊環境的規劃極不協調。

結語,我認為思想與觀念的教育是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但這也是必須長期做下去的,政策的制定者,請務必率身而為。

6/21/2008

新竹十七公里海岸線遊蹤


新竹市政府的官方網頁與網友都極力推介的「新竹17公里海岸線」似乎在近年來成為觀光休閒的一個重要景點,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媒體煽惑的感性兼理性的遊人, 於是乎,決定在5/21〈星期三〉新總統就任的第二天夥同好友登賢兄夫妻一同前去造訪之。

原 來計畫搭乘台鐵火車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多年不曾搭火車旅遊,只是想再次感覺一下那曾經有過的往事情懷,歷史感情對我總是那麼的懷念;但是在登賢兄建議的方 便移動原則下還是改為開車南下,9點40分左右一行四人〈兩對夫妻〉就一路上中山高往新竹一日遊去了。10點40分左右自新竹交流道下,走光復路,經過清 華大學門口〈大約10年前兒子因推甄故擬讀清大來過一次,結 果備取,後來唸了台大〉,再轉公園路參觀今天行程的首站---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建於1936年的博物館建築歷經日據時代的自治會館、美軍顧問團、憲兵 隊及現在的博物館,具有歷史時空性,甚具文化價值;在參觀了內部的展覽佈置與作品後,我要為她被稱之為博物館而叫屈了,軟體結構不夠強,如果以一個觀光景 點來看的話似乎需要加強整體配套活動,尤其應強化地方的歷史與文化結構性〈這是我的淺見〉。 走出博物館往後方的新竹公園麗池走去,哇!柳暗花明,視線被眼前多株挺拔的黑松樹給迷戀住了,我是非常喜歡黑松那強悍獨立的個性與俊秀的樹型,居然在這城 市公園裏有幸看到,令我興奮;麗池畔景色的仿唐式曲橋亭閣,綠頭鴨漫游池中的優雅,容易讓人的思緒回置在氣度恢宏的大唐天空之下,好一個新竹公園!

午間我們連袂造訪有名的城隍廟小吃,當下登賢兄嫂連絡新竹友人史先生夫婦,在其介紹下我們品嚐了道地的小吃,果真內行一出手便知好壞差異;接續的下午行 程就完全在史先生的導引下以跳點方式走了一趟「17公里海岸線」,還好今天天氣幫忙,不出太陽,不下雨,微風吹拂使人舒服,兼以非例假日之故,遊人不多, 別有一番清靜。 對於知名的「17公里海岸線」仍然必須加強軟硬體的配套與管理,『如何讓遊客願意重複的來此享受錢的樂趣』是重要的思維,就像「新加坡的東海岸公園」已 經成為國際旅遊景點一樣。我期許政府在觀光策略上的運用應該具有國際性的整體架構與商業的經濟性思維才是,而是在完成一項政策性的建設而已。晚餐也在史先生夫婦的熱誠招待下直奔竹北知名餐館---「十一街」用餐,一個很有特色的氛圍環境,讓人舒適的燈光,自在的享受美食,不自覺間就讓胃納撐過量 了,飯後又是一碗有20年歷史的豆花店的招牌甜點,讓今天的遊趣滿分,感謝史先生夫婦與登賢兄夫婦。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簡介:

玻工館係由1936年興建之自治會館所整修而成,原為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做為行館及宴客之用。其外部庭園景觀與內部空間格局皆具居家休閒氣氛,非常適 合玻璃工藝精緻、細膩的特性。台灣光復後為接收委員會住所,後由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隊駐所,因前後期使用功能不同,而使館內現有空間分隔與早期空間意象有著極大異動,尤其該館東北角增建之二樓式鋼筋混凝土樓房,將早期水 平發展之日仿歐式庭院建築,演變為現今垂直發展之機關建築。然而透過本建築物西南角之面磚立面與入口大廳之古典意象,至今該館仍能保有東方現代化建築的歐洲風格。

再登承天賞桐花‧獨見滿地飄零趣


5月11日〈星期日〉帶著山友重踏承天禪寺桐花道一圈〈走4/23同一條路線〉,有兩個目的,其一,健行踏青;其二,期望能好好欣賞滿山頭的桐花,領略一 下五月雪的魅力;惟氣候不作美,今年油桐開花節氣難控制,還是沒有眼福,只看到掉落一地的部分桐花,無緣親炙壯觀的夏日雪,倒是走了不少路,也達到健身效 益了。有幾位山友是第一次走承天禪寺步道至桐花公園段,都還能接受路況也喜歡沿途景色,令人欣慰。因為是星期假日之故,一路上人潮不斷,可見這條登山道難 度不高,甚得山友與民眾的喜愛,沿途景觀迥異,除去山川林道之美,亦具梵鼓晨鐘朝山之功,身心俱得益之。無怪乎隊友期許再次光臨。